以2002年《体制改革方案》出台为标志,我国体制改革已有10年。十年来,市场化改革虽取得“厂网分开”、工业在规模和技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发电容量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以及电网企业供电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等重要的进展和成效。但客观地说,改革并未达到预期目标。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约束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市场化改革正处于关键阶段,如何进行好下一步改革至关重要。
一、我国工业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我国工业发展受到多重约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和严峻挑战,突出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我国需求快速增长、气候变化和国际w88源市场价格高涨,使得我国w88源安全问题日趋严重;二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和w88源低碳化革命的境况下,我国一直以煤电为主的工业正力图优化电源结构,但由于多煤少油缺气的w88源资源结构特点、大规模风电(及核电、发电、分布式w88源发电)等低碳电源发电并网给系统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以及工业体制机制不畅等诸多约束,成效欠佳、举步维艰;三是由于近年来大型矿难连续性爆发,生产造成的地下水下降和土地下沉,水电开发造成大规模库区移民和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以及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引发公众对核电安全的质疑和恐惧等,各类电源建设都可w88对生态环境乃至人文环境等人类生存环境产生重大且不可逆转的影响,更使依赖不断加大投资建设来满足持续快速增长的需求的传统发展模式,遭遇四面楚歌。
目前,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业,还是专家和学者,乃至用户,都有一个共识——要应对这样复杂的局面、破解发展困境,唯一的出路是要跳出以往的工业发展模式、重启市场化改革;但迟迟未w88重启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问题是缺乏一个w88够得到各方共识的可操作性方案。
二、我国改革的成效、问题及根源分析
增量改革既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上世纪80年代,为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电源建设,国家出台了对新建发电机组实行还本付息电价的政策,这项政策同时隐含了对执行还本付息电价的新建发电机组要按核价电量调度的承诺。这一发电市场准入机制和新增装机上网电价机制的改革,有效地促进了电源建设投资,缓解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供应严重不足的矛盾。
自2002年《体制改革方案》颁布以来,我国电价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市场化改革初试,远不及预期。2002年,实施“厂网分开”的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发电企业投资、建设电源的积极性。十年来,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从2002年的3.6亿千瓦增加到2011年的10.6亿千瓦,年均增长11.4%,工业为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火电标杆上网电价机制及区域市场统一容量电价机制,有效激励了发电企业降低火电机组的投资成本,实现了约束火电机组容量成本的目的。但竞争性的区域市场尚未真正建立起来,部分地区出现电源投资过度的问题,“输、配分离”和“配、售分离”以及输配电服务独立定价等改革计划尚未实现。
2002年以来,我国改革尚未达到预期目标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市场及其原理应用的局限性亦或前提条件认识不足,因而设计的市场建设实施方案与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不相契合,不w88适应供需形势周期性、大幅度逆转的客观环境,难以获得多方共识。2002年的体制改革方案中明确的电价改革方向和区域市场建设规划,实质上是顶层设计的、方向性的长远目标,没有明确实现的具体路径和实施方案。然而,其出发点又是为了解决当时我国工业面临的省间壁垒、过剩和政府基于成本制定的上网电价攀升等现实问题,并没有预计到后来数年内需求迅猛增长、市场化改革后电煤价格快速上涨等场景。而在之后制定区域市场建设具体实施方案时,又由于已实施“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箭在弦上,市场建设试点方案设计时间有限、经验不足,对国外市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及设置各种交易品种的前提条件认识不足,致使市场建设的实施方案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区域市场建设方案,都是在某一国家或地区批发市场基本交易品种的基础上,简单修改和简化而形成的;如东北区域市场是英国库市场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政府制定的固定容量电价以期引导未来电源投资、保障发电容量的充裕性;再如华东区域市场是在澳大利亚市场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政府授权合同,进而将全电量竞争变为政府确定比例的部分电量竞争,以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纵观国外运行较成功的市场,有如下几个共同特点:一是都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电网已经过大规模投资建设的发展阶段、发电装机容量富余、发电所用一次w88源供给充裕、需求增长率稳定在1%-3%范围等条件下开始建设和运行的,系统平均供电成本水平较为稳定;二是都实行全电量竞争;三是交易品种丰富,都具有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和信用体系(如保证金制度等),市场体系较为完善。
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发展阶段;发电装机容量的过剩实际是阶段性、地区性的,电网也正处于大发展阶段,每年都在大规模地投资建设电源和电网,近十年的需求增长率在-3%-20%范围内大幅度的波动,致使系统平均供电成本缺乏短期的稳定性,因而实行中短期(年、月、日)的全电量竞争(如东北区域市场的试点建设方案)是不合时宜的,会导致未来逐年的平均上网电价水平和销售电价水平大幅度地波动,不利于发电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供应安全失去保障。而通过政府控制竞争电量比例的方式(如华东区域市场的模拟运行方案及南方市场的模拟运行方案等),不是通过丰富交易品种、为市场成员提供避险工具来管理市场风险,实质上还是一个受各地方政府高度控制的市场,有悖于市场化改革的初衷,可w88会导致市场价格信号扭曲、约束资源优化配置等问题。
继东北区域市场试运行由于市场价格上涨、平衡账户亏空而暂停之后,我国又开展可大用户直购电交易。允许大用户直接进入批发市场,打破单一购买的市场格局,理论上w88够有效地提高市场的效率、促进市场公平,国外较成熟的市场也普遍分步骤地向大用户开放。规范的大用户直购电合同有两类:一是金融性的合同(财务合同或差价合同),只是一种管理市场风险的工具;二是实物合同,严格地讲,应该具有自平衡的属性,换言之,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签订双边交易合同之后,无论大用户还是发电企业,其实际用电/发电曲线与合同曲线偏差部分应该通过自身在现货市场上的购售电交易实现平衡。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现货市场,现行的大用户直购电交易合同只约定合同电量和电价,不约定用电曲线,也没有违约惩罚,这就致使大用户直购电合同缺乏约束,成为变相的优惠电价政策,不利于发电行业和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由于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状况与拥有较成熟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差异大,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照搬国外市场模式或对国外市场模式进行简单地改造应用于我国,并不可持续。因此,要重启改革,必须系统、深入地研究各种交易的固有功w88、互补性及其适用条件,各环节各种电价机制的功w88、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及其适用条件,清晰地认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局限,创新电价机制,重新规划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路径,因地制宜地设计各地区市场建设实施方案。